-
在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中垂直排列和连续的纳米级陶瓷 - 聚合物界面以增强离子电导率
在所有固体电解质中,由聚合物基质和陶瓷填料组成的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由于离子电导率和由陶瓷 - 聚合物相互作用产生的机械性能的提高而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的向勇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崔屹教授(共同通讯)在Nano Letter期刊上发表了题为“Ve...
详细 》03 Jul -
多功能性多肽类聚集诱导发光探针实现基因药物高效可控的细胞核靶向性运输和实时追踪
基因干扰疗法(也称为基于寡核苷酸的疗法)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稳定地沉默或抑制序列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其在病原体、癌症和代谢疾病的治疗中获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基于寡核苷酸的疗法中,反义单链DNA寡核苷酸(ASO)疗法和RNA干扰(RNAi)在过去几十年中在胞质内和内...
详细 》03 Jul -
单分子层厚的纳米丝带——丝材料的基础构筑单元
天然生物基材料(蜘蛛丝、蚕丝、纤维素、甲壳素等)有着从纳米级别到微米级别的复杂多级结构,如:分子量、β-折叠微晶结构和微纤结构等。该多级结构的介观尺度特殊排列决定了材料的性能,且纳米尺度微纤结构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从桑蚕中获取的丝纳米纤维一般被用作制备功...
详细 》03 Jul -
增强催化活性的Au-MoS2纳米团簇改善辐射防护性能
近年来,催化纳米材料在抗氧化和辐射防护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潜力,大量的电子转移活性位点决定了它们的电催化活性,如催化氧还原和氢化反应的性能。同时,电催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决定了催化纳米材料分解辐射诱导产生的过量ROS的能力,且许多研究证明增强材料的催化性能可以增...
详细 》03 Jul -
细菌外膜囊泡纳米药物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及肿瘤转移预防
浙江大学化学系汤谷平教授与浙江大学药学院平渊研究员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了新的进展。陈琪博士研究生、白宏震博士基于课题组先前研究工作(Nano Lett. 2015, 15, 2732−2739),利用减毒沙门氏菌外膜囊泡(OMVs)的免疫原性、纳米尺寸合理性等...
详细 》03 J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