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资讯>新闻中心

2024-05-27 11:29:59

高密度气凝胶水性膏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保温隔热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凝胶水性膏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气凝胶具有多孔的网络结构,具有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且气凝胶质轻,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003 g/cm3,提高了其应用性能,然而由于其密度与其他材料(例如树脂基体)的相差性,使得气凝胶与树脂基体的分散性极差,气凝胶的团聚性明显,增加了应用的困难。且目前气凝胶在使用过程中,常常添加有机溶剂,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气凝胶的网络结构。
3.中国专利申请文献cn102459079a提供了一种气凝胶组合物,由气凝胶成分、粘结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构成,然而其并没有解决气凝胶成分在使用过程中分散性的问题。中国专利cn104496399b在保温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将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直接加入到混合液中,尤其是当加入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含量过多时,其势必会增大混合的不均匀性,而为了获得均匀性好的材料,需要花费更多的操作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密度气凝胶水性膏料,所述膏料的密度为0.85~1.17g/cm3,膏料中气凝胶含量为4.6~15wt%。
5.优选的,制备原料包括重量比为x:y:z的气凝胶粉料、水和无机填料,x:y=0.30~0.50,x:z=0.06~0.32。
6.优选的,所述高密度气凝胶水性膏料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分散剂,所述分散剂的重量为除分散剂以外的制备原料总重量的0.3~0.8%。
7.本技术中分散剂不做特别限定,选自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电中性型类别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具体包括铵盐型分散剂、季铵盐型分散剂、杂环型分散剂、啰盐型分散剂、羧酸盐、磺酸盐、硫酸酯盐、磷酸酯盐等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8.优选的,所述气凝胶粉料满足如下条件的至少一种:(a)平均粒径为1~15μm;(b)振实密度为0.1~0.2g/ cm3;振实密度优选为0.15g/ cm3;(c)在25℃的导热系数小于0.024w/(m
·
k)。
9.优选的,所述气凝胶粉料为疏水型气凝胶粉料。
10.优选的,所述疏水型气凝胶粉料选自碳气凝胶、二氧化硅气凝胶、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富勒烯气凝胶、纤维/二氧化硅气凝胶、三氧化二铝气凝胶、氧化钛气凝胶、氧化铜气凝胶、氧化锆气凝胶、聚合物气凝胶中一种或多种。疏水型气凝胶粉料能够阻止水进入孔道内,避免水分挥发时在孔道内产生巨大的毛细管力,进而破坏气凝胶结构,造成坍塌,使其丧失隔热保温性能。但是疏水型气凝胶排斥水的特性导致其在水中难以充分分散,在体系
中无法充分发挥隔热保湿作用;本技术人经过大量探究发现,采用0.3~0.8%的分散剂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得疏水型气凝胶粉料在配方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赋予保温板材更低的导热系数。
11.优选的,所述无机填料选自氧化钛、氧化钒、氧化钙、氧化锆、氧化钨、六钛酸钾、钛酸钠、钛酸镁中一种或多种。当无机填料为六钛酸钾时,不仅提高了气凝胶水性膏料的振实密度,同时六钛酸钾在高温下的导热系数会下降,制备得到的母粒的保温隔热性能稳定,品质有保障。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填料的密度为3.3-7.3g/cm3,可以列举的有3.3g/cm3,4.17g/cm3,5.9g/cm3,7.27g/cm3等。
13.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高密度气凝胶水性膏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气凝胶粉料、水、分散剂、无机填料混合,以1000-5000rpm的转速混合10-180min。
14.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高密度气凝胶水性膏料在高分子材料加工中作为保温隔热助剂的应用。
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气凝胶水性膏料密度远大于气凝胶粉料,因而与其他材料(如树脂基体)复合时的密度匹配性更佳,可较好地解决因气凝胶密度太低导致的分散性差的问题,能够更加均匀地混合和分散物料。
16.2.采用气凝胶水性膏料可解决气凝胶粉体与塑料基体混合造粒过程中存在的粉尘污染、下料困难等问题,既环保,操作还更加简便。
17.3.本发明不涉及有机溶剂,安全环保的同时,不会破坏气凝胶气孔结构,可最大程度发挥保温隔热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但不局限于以下给出的具体实施例。
19.实施例1一种气凝胶水性膏料,组成为30g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料,100g水,260g无机填料(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料与水的重量比为x:y=0.30,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料与无机填料的重量比为x:z=0.12),以及1.95g的分散剂tego 750w;所述分散剂的用量为除此之外的物料总量的0.5wt%。
20.其中,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料的粒径为1μm,振实密度为0.1g/cm3,导热系数为0.018w/(m
·
k);所述无机填料为氧化钛,其密度为4.26g/cm3。
21.该气凝胶水性膏料的制备方法为:将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料、水、氧化钛、分散剂tego 750w混合,以2000rpm转速混合5min,制备成气凝胶含量为7.65wt%,密度为0.85g/cm3气凝胶水性膏料。
22.实施例2采用原料与实施例1一致,水的重量为100g;不同点在于,无机填料的重量为350 g,使得x:y=0.3,x:z=0.09,以及分散剂用量为2.40g(重量为除此之外的物料总量的0.5wt%)。制备出的气凝胶水性膏料密度为1.00g/cm3,气凝胶含量为6.22wt%。
23.实施例3
采用原料与实施例1一致,水的重量为100g;不同点在于,无机填料的重量为465 g,使得x:y=0.3,x:z=0.07,以及分散剂用量为2.98g(重量为除此之外的物料总量的0.5wt%)。制备出的气凝胶水性膏料密度为1.17g/cm3,气凝胶含量为5.02wt%。
24.实施例4-12所用原料和产物信息见表1。
25.表1对比例1一种气凝胶水性膏料,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无机填料用量为0(分散剂用量为0.65g),制备成气凝胶含量为22.96wt%,密度为0.33g/cm3气凝胶水性膏料。
26.对比例2一种气凝胶水性膏料,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制备原料为重量为4.85g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料和100g的水(气凝胶粉与水的重量比为x:y=0.05),无机填料用量为0,以及0.52g的分散剂tego 750w,制备成气凝胶含量为4.6wt%,密度为0.71g/cm3气凝胶水性膏料。
27.对比例3一种气凝胶水性膏料,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制备原料为重量为17.75g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料和100g的水(气凝胶粉与水的重量比为x:y=0.18),无机填料用量为0,以及0.52g的分散剂tego 750w,制备成气凝胶含量为15wt%,密度为0.42/cm3气凝
胶水性膏料。
28.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不添加无机填料,其气凝胶含量超过20%,密度却为0.33g/cm3,只满足气凝胶高含量,但达不到高密度要求。对比例2和对比例3与实施例1相比,不添加无机填料,其密度均比0.85g/cm3低。综上对比例,使用纯气凝胶粉或不添加无机填料的情况下,要求气凝胶含量为4.6~15wt%,均难以达到高密度的要求,而只有高密度的膏料才能与高分子材料混合时分散的更均匀,从而达到高隔热保温性能。
29.应用例1采用实施例1中膏料(0.85 g/cm3)与塑料树脂基体pe(密度为0.9g/cm3)以73.4:26.6重量比进行混合后,再在120℃下继续熔融混合15min,浇铸成型为保温板材(气凝胶含量6.91%)。
30.对获得的含气凝胶的pe保温板进行测试,导热系数为0.041w/(m
·
k),抗压强度25.5 mpa,抗弯强度10.2 mpa。
31.应用例2-4采用实施例8中气凝胶膏料(ρ=1.00g/cm3)与塑料树脂基体以50:50重量比混合后,在120℃下继续熔融混合15min,浇铸成型为含气凝胶的pe保温板(气凝胶含量6.91%),对获得的含气凝胶的pe保温板进行测试。
32.应用例2-4所用原料和产物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33.表2应用对比例1直接采用气凝胶粉(振实密度为0.2g/cm3)与塑料树脂基体pe(密度为0.9g/cm3)以6.91:93.09重量比进行混合后,再在120℃下继续熔融混合15min,浇铸成型为保温板材(气凝胶含量6.91%)。
34.直接添加气凝胶粉与树脂熔融混合,因气凝胶粉密度过低,与树脂基体混合十分差,气凝胶粉处于树脂上部,导致浇铸所得的保温板材质地均一性很差,进行导热系数测试,导热系数偏高,平均数据为0.25w/(m
·
k)。
35.应用对比例2采用对比例1中所得气凝胶水性膏料(密度为0.33g/cm3)与塑料树脂基体pe(密度为0.9g/cm3)以24.4:75.6重量比进行混合后,再在120℃下继续熔融混合15min,浇铸成型为保温板材(气凝胶含量6.91%)。
36.气凝胶水性膏料与树脂基体密度相差较大,其分散效果比气凝胶粉好,但不如高密度气凝胶膏料,制得保温板质地均一性较差,存在部分团聚现象。对获得的含气凝胶的pe保温板进行测试,平均导热系数为0.18w/(m
·
k)。
37.应用对比例3一种气凝胶水性膏料,具体实施方式同应用例1;不同点在于,气凝胶粉料采用亲水型气凝胶粉。制备成气凝胶含量为7.65wt%,密度为0.85g/cm3气凝胶水性膏料,并浇铸成型为pe保温板材(气凝胶含量6.91%)。
38.对获得的含气凝胶的pe保温板进行测试,平均导热系数为0.36w/(m
·
k)。这是因为采用亲水型气凝胶粉制备膏料时,水进入气凝胶微孔中,并在挥发时产生巨大的毛细管力,破坏了气凝胶结构,使其坍塌,从而丧失高效的隔热保温性能,所测得的导热系数与pe纯母粒相差不大。
39.应用对比例4一种气凝胶水性膏料,具体实施方式同应用例1;不同点在于,气凝胶粉料密度为0.2g/cm3,无机填料为氧化钨,密度为7.27g/cm3。制备成气凝胶含量为7.65wt%,密度为1.36g/cm3气凝胶水性膏料,并浇铸成型为pe保温板材(气凝胶含量6.91%)。
40.与应用例1相比,虽然膏料、保温板中的气凝胶粉含量均相同,但密度要大更多,因此与pe混合时分散效果没有应用例1好,且部分未知存在团聚,使得保温板的性能下降。经测试,平均导热系数为0.11w/(m
·
k),抗压强度18.7 mpa,抗弯强度8.6 mpa,均比应用例1要差。
41.应用对比例5一种气凝胶水性膏料,具体实施方式同应用例1;不同点在于,x:y=0.6,x:z=0.5,以及分散剂用量为1.4g(重量为除此之外的物料总量的0.5wt%)。制备出的气凝胶水性膏料密度为0.38g/cm3,气凝胶含量为21.32wt%。
42.将所得膏料(0.65 g/cm3)与塑料树脂基体pe(密度为0.9g/cm3)以29.1:70.9重量比进行混合后,再在120℃下继续熔融混合15min,浇铸成型为保温板材(气凝胶含量6.91%)。
43.气凝胶水性膏料与树脂基体pe混合时,整体分布较差,出现较多团聚现象,制得保温板质地不均。对获得的含气凝胶的pe保温板进行测试,平均导热系数为0.14w/(m
·
k),抗压强度13.7mpa,抗弯强度5.5mpa,同样比应用例1差。
44.应用对比例1与应用例2相比,仅采用气凝胶粉与树脂基体混合熔融制备含气凝胶的保温板,因气凝胶粉密度太低导致其均处于树脂上部,所制得保温板质地不均一,导热系数为0.25w/(m
·
k),比应用例2质地均一的含气凝胶的保温板(导热系数为0.042w/(m
·
k))效果差。应用对比例2与应用例2相比,采用对比例1中低密度的气凝胶膏料与树脂基体混合熔融制备含气凝胶的保温板,其分散效果较差,所制得保温板存在部分团聚现象,导热系数为0.18w/(m
·
k),也比应用例2所得保温板效果差。因此,本发明所得高固含、高密度的水性气凝胶膏料在高分子材料加工中的应用效果十分好。应用对比例3采用亲水型气凝胶粉替代疏水型气凝胶粉,虽然亲水型气凝胶粉在水性膏料中有良好的分散性,但由于气凝胶结构遭到破坏,制得的保温板效果较差。应用对比例4则是采用与应用例1同气凝胶含量不同密度的膏料制备相同气凝胶含量的保温板,因密度较大导致未能均匀分布,使得应用对比例4的导热系数稍大,且抗压性能和抗弯性能也相对较差。应用对比例5采用非本发明配方,制得与应用例1相同气凝胶含量的保温板,出现与应用对比例4相同的问题,保温性能、抗压性能以及抗弯性能均不如应用例1。
45.本技术的气凝胶水性膏料,通过加入合适的无机填料,并控制气凝胶粉料和无机填料的重量比,不仅使得气凝胶水性膏料密度远大于气凝胶粉料的密度,使得气凝胶更好地便于下游产品的应用,与各种常用材料(如树脂基体)拥有更好的密度适配性,避免了无法均匀混料和分散的问题,同时可能由于气凝胶和无机填料的重量比控制在该范围之内,不仅同时解决了无机填料之间以及气凝胶粉料之间的团聚性,反而使得气凝胶粉料之间具有良好的分散和接触性,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此外,本技术中所提合适无机填料,是指具有一定红外辐射功能的物质,降低因使用填料导致气凝胶膏料性能下降的问题。

完整全部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推荐新闻